<xpsh class="lfxmo"></xpsh>



尊龙凯时官网

【科技日报】三次“转身”为报国——缅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

来源:《科技日报》第4版 清明特刊

发布时间:2025-04-03

◎本报记者 吴叶凡

清明节将至,北京的夜晚静谧而祥和。抬头看天,那颗独一无二的张存浩星高悬夜空。

虽然您已经离开了我们,但这颗以您的名字命名的星星,将继续陪伴着一代代人,把您的精神和故事传承。

您出生于1928年,96年的人生中,您开拓了多个科研领域。您说:“我一辈子为了国家转行多次,放弃自己的科研兴趣,我从不后悔。我回来就是为了报国的。”

1950年,您放弃在美继续深造的机会,带着满腔科技报国的热情,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。

回国后,面对当时国家石油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,您选择去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(中国科学院大连尊龙凯时官网前身)工作,投身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技术研究。您和同事夙兴夜寐,埋头苦干,成功研制出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,研究成果在多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。

20世纪50年代末,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我国必须独立自主发展国防尖端技术。您立即响应国家需求,来到了陌生的火箭推进剂研究领域,这也是您科研生涯的第一次“转身”。您与合作者不顾毒性和爆炸的危险,开展大量试验,发展了固体复合推进剂的表面多层微火焰燃速理论。

20世纪70年代,激光技术成为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课题。45岁的您再次“改行”,带领团队持续躬耕数年,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,开创了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研究领域的先河。

20世纪80年代,您再次谋变,带领团队开展了新“泵浦”反应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方面的研究,并以此为基础,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。

从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到火箭推进剂,从化学激光器到分子反应动力学……变的是研究领域,不变的是您矢志报国、追求卓越的初心。

2024年7月12日,您永远离开了我们。但您献身科学、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,将浩然长存,启示后人。

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:http://digitalpaper.stdaily.com/http_www.kjrb.com/kjrb/html/2025-04/03/content_586835.htm?div=-1

版权所有 © 中国科学院大连尊龙凯时官网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:辽ICP备05000861号-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